我在原南市老城廂長大。在這個橢圓型的周長9里,面積200公頃的環(huán)城園路內(nèi),曾有過兩家電影院,文化電影院和南工分部影院。但在老城廂人的口中,它們分別被戲謔地稱為“登山電影院”和“望遠電影院”,兩個名稱合在一起,就是“登山望遠”,頗有氣勢和詩意的。原因何在呢?
“望遠電影院”的位置,在福佑路236號,處于豫園商場外圍。它的前身為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的小世界游樂場的底層。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獨立建制,命名為文化電影院。設(shè)備很簡陋,開始時銀幕是磨砂玻璃的,即我們現(xiàn)在浴室用的毛玻璃,只能放新聞科教片。影院兩側(cè)是玻璃窗,放映時用紫紅色窗簾拉上,紫紅色遮光好。夏季沒有冷氣,上面有吊扇,或者自己帶蒲扇。后來銀幕換成白布,可以放故事片了,成為我們童年的天堂。早場學生場,只要5分錢。我曾在文化電影院看早場的阿爾巴尼亞電影《海岸風雷》《寧死不屈》《地下游擊隊》等。憑學生證買票。
這是一個像深邃的小巷,典型的狹長的弄堂影院,觀眾廳還不到300平方米,只有560多個座位。它的與眾不同處有兩點。一是正規(guī)的影院是分三行排座位的,因為狹,它是分兩行排座位的,左面單號靠墻,右面雙號也靠墻,當中一條長長的通道,這在整個上海大概獨一無二;二是一般影院排到30幾排就差不多了,因為長,它要排到40多排。最后幾排看電影的,等于是在望遠了。“望遠電影院”名頭便是這么來的。因為中間的通道狹又長,當少數(shù)人姍姍來遲,雖然影院有兩個打著手電筒的引導員,一個負責前20排,一個負責后20排,找位置,但踏踏踏的腳步聲,晃來晃去的幢幢人影,還是打擾人,遭人煩,引起噓聲。
當年我的一個發(fā)小與外區(qū)的女朋友第一次約會,文化電影院看《李雙雙》。女朋友事后不無納悶地對他說,看票子上是12座和14座,以為還算當中,誰知一進去,竟是最靠邊的位置。還有一些眼睛近視的女孩,因為來晚了,只買到末排位置,一進場就嗲聲嗲氣,找前幾排的男孩換位置。很少有男孩能抵擋著這種懇求的,大都是乖乖地調(diào)到末排,去體驗“望遠”的滋味了。
再說位于中華路小東門的南工分部影院——全稱為“南市區(qū)工人俱樂部分部影院”,夠長夠拗口的——在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原福安游樂場的5樓。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筑的樓面偏高,這5樓的高度相當于現(xiàn)在小高層7樓,加上沒有電梯,一格格的爬樓梯,登上去看電影,確是夠累的,腰酸腿疼,不啻于登山,所以叫它“登山電影院”,妥帖爽氣,一點也不拗口。
“登山”過程中,也有不少人化累為樂,當年看情侶們手牽著手,低聲細語,呢呢喃喃,緩緩上樓,相當有情致。南工分部影院,早先演越劇的,觀眾席是比較正規(guī)的長方形,用不著“望遠”。
但真正體驗到“登山”的樂趣,在我當了爸爸之后。那時候把幼女馱在肩上噔噔地爬樓,待到登上“山頂”四樓,女兒發(fā)出由衷的歡笑時,盡管我已氣喘吁吁地出了一身汗,但心里舒暢極了。有一次,我還看到幾個家長馱著孩子,比誰先登上“山頂”。那場面很火爆,孩子在家長肩上喊“加油”,家長也個個爭先恐后,樓梯上噼里啪啦響成一片。此時看什么電影反而到變得不重要了。所以有了女兒后,我基本上不帶她到文化電影院去 “望遠”,而是帶她到南工分部影院去享受“登山”的樂趣。
其實,南市老城廂內(nèi)還有蓬萊、滬南兩家電影院。就檔次而言,蓬萊是首輪電影院,滬南次之,文化和南工分部為第三輪。但我們大都選第三輪的“登高”和“望遠”,除了有趣好玩外,是價格問題,它們的正常票價都是一毛錢,比首輪和二輪便宜一毛錢和五分錢?刹灰】催@一毛錢,當年它可以買一副大餅油條外加一碗豆?jié){,一頓豐盛的早餐呢。這省一毛錢或五分錢,對我們來說,是有好處的。因為當時我們滿師后,不論工礦商店等,統(tǒng)一都是36塊,我們戲稱為“36塊萬歲”,這錢可是要精打細算的,能摳就摳一點。
當時,一些世界名片如《簡愛》、《魂斷籃橋》、《悲慘世界》等,我都是在“登山”和“望遠”看的,對它們感情更深些,F(xiàn)在,南市老城廂的“登山”和“望遠”電影院都沒有了,困窘時代,卻只留下滿滿的樂趣和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