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小長假,太原市民清晨走出家門,發(fā)現(xiàn)大街小巷一夜之間再次投放了一排排嶄新的共享單車,ofo、摩拜等單車品牌,利用一個春天的功夫,迅速布局了太原街頭。有市民感嘆,人行道上橫七豎八的單車,已經把行人往非自動車道上自然“驅趕”。
于是,和太原一樣,對共享單車的詬病紛至沓來,各地的管理也接連跟進。在北京,10條大街禁止停放共享單車。在太原,越來越多的“共享單車禁入”的標示牌高懸路頭。理由很明確,雖然共享單車為市民們解決了“出行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但引發(fā)了亂停亂放、擠占公共空間、影響行人出行等不文明現(xiàn)象,帶來了不少安全隱患。
共享單車在發(fā)展中確實遇到了日益凸顯的各種問題,但大部分監(jiān)管部門仍然把單車本身當作“始作俑者”。其實,在工業(yè)文明發(fā)展的初級階段,馬路上的自行車是多于汽車的。在中國的八九十年代,無論是機關單位還是廠礦企業(yè),都有專門供自行車停放和遮風避雨的停車棚。隨著汽車的不斷普及到今天走進千家萬戶,越來越多本屬于自行車的車棚搖身一變成了停車場,路面上留給自行車的空間,本就已經不多了。而工業(yè)文明發(fā)展到一定階段,隨著群眾對環(huán)境保護和強身健體的意識增強,共享單車便捷、舒適的特點,迎合了現(xiàn)代人的這種需求。
并不是共享單車的出行占領了城市空間,而是城市把本屬于單車的空間已挪作他用。在這種思維格局下,面對共享單車,更多的需要是服務,而不是一味的管理。共享單車的管理呼吁空間回歸的思維,有了這種行政格局,共享單車自然就不會是城市管理的“洪水猛獸”,而是真正成為城市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(央廣評論員李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