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基地航拍
央廣網北京1月1日消息(總臺央廣記者周益帆)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引領性技術,正迅速滲透到醫(yī)療、物流、農業(yè)、工業(yè)等各個領域。有數據顯示,人工智能將給通訊、金融、零售、存儲、建筑、制造等行業(yè)全面賦能,帶來100萬億人民幣的價值。
加強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結合,推動人工智能在人們日常工作、學習、生活中的深度運用,創(chuàng)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,“智”慧之路的擴展將來可能會超乎我們的想象。
當人工智能遇上農業(yè)種植,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?近日,由中國農業(yè)大學和拼多多聯合主辦的國內首屆“多多農研科技大賽”的競賽,落下帷幕,種植專業(yè)戶與AI技術在相同環(huán)境條件下PK種草莓,誰會贏呢?我們通過這一場歷時四個月的草莓種植大賽去了解一下AI的優(yōu)勢在哪?
全國勞動模范紀榮喜是江蘇鎮(zhèn)江草莓協(xié)會會長,是句容白兔鎮(zhèn)白兔村的“草莓大王”。這些年來,“白雪公主”、“四季”草莓、“紅花”草莓……世界各地的草莓新品種不斷出現在他的大棚中,試驗成功了,他再無償教給周邊的莓農。白兔村的草莓名氣不小,紀榮喜總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產品。
紀榮喜:因為我們江蘇也是主產區(qū),草莓的面積有三十幾萬畝。
白兔鎮(zhèn)紀榮喜全國勞模草莓基地
2020年6月,機會來了。紀榮喜收到了一份邀請:與人工智能比賽種草莓。全球頂尖的4支AI隊和4支傳統(tǒng)農人隊在云南昆明的種植基地一決高下。7月份,紀榮喜帶著適合高溫的“章姬”草莓苗和60斤油渣,在昆明開啟了120天的種植比拼。
紀榮喜:7月20日就統(tǒng)一移栽任務過去了,8月20日也過去了,我那個地方一直派了個隊員,另外我們手機上都連接有探頭,隨時可以看到大棚里面情況。
傳統(tǒng)農人隊主要來自草莓主產區(qū) ,除了紀榮喜的這支隊伍,還有遼寧省人大代表馬廷東隊伍、安徽草莓“育苗皇后”沈海燕隊及沈陽農業(yè)大學的博士李雪團隊。與之較量的AI隊陣容也很強大,荷蘭的AiCU隊、云南的智多莓隊、南京的NJAI.莓隊以及中國農科院的CyberFarmer·HortiGraph隊從17支隊伍中脫穎而出。
草莓種植的賽場——昆明富民縣國家高原云果產業(yè)園具備標準自動化環(huán)境控制系統(tǒng)的獨立溫室,在賽前,云南省農科院作為技術支持方,協(xié)助AI隊在獨立溫室中布放了各隊探索數字化種植所需的傳感器、監(jiān)測器等硬件設備,之后各隊設計出自己的數字模型,了解并調節(jié)室內溫度、濕度、水肥等重要指標,控制草莓的生長發(fā)育。對于AI隊來說,條件稱得上得天獨厚,云南智多莓隊隊長程飆在內部又將隊員分成了三個小組:AI組、農業(yè)專家組和產品組。
程飆:我們有一個AI組,跟著我們的農業(yè)專家把葉面積測量出來、看顏色深淺去看氮含量,把這個數據讀出來;農業(yè)專家是根據數據專家這邊得出了一些數據,去做配方的調整;另外還有一個產品組,需要把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東西,封裝成一個產品,這樣我們才可以去做商業(yè)化推廣。
草莓植株
每個隊的數字模型如何設計、估算靠不靠得住,是AI隊面臨的根本挑戰(zhàn)。智多莓隊的技術,趨近于逆向工程。通過大數據分析,計算出在昆明地區(qū)草莓生長的數字模型。
程飆:在地球上的作物,不考慮土壤水肥,它會有一個理論上的最大的生產量。在昆明地區(qū)的話,大概我們一株草莓在盛果期,一天大概能產15克草莓,通過自動計算和分析,看草莓長勢是越來越趨近于理想值,還是離這個理想值越來越遠,我怎么樣去調節(jié),能夠長得越來越好。
紀榮喜去AI隊的棚里看過。
紀榮喜:種下去一個月也去看過,看他的長勢、長相,剛剛栽下去一個月,他們葉子長的比我們要大,比我們茂盛,也是一種朝氣蓬勃的長勢。特別是荷蘭隊,長得最好。
智多莓隊溫室
草莓第一批果實的產量,往往在種苗期就決定了。智多莓隊的技術,可以讓每次灌溉精確到毫升,甚至上下午的施肥配方都有差異。通過精準控制,第一批果實的產量上,AI隊遙遙領先。到了第二茬果實,傳統(tǒng)農人隊趕了上來。
程飆:第一階段就是9月底之前,產果的話,我們是排在第一,我們有36公斤,一般的傳統(tǒng)農人隊只有5~7公斤,只有紀書記他們隊是上了10公斤。原來以前認為領先兩三倍都行了,但實際上我們最高領先了接近7倍。到第二茬的時候,特別紀書記,他們量起得很快,他們很多經驗上的處理很好。我們因為第一茬的產量太高,后期有點乏力的感覺。
不同于江蘇的氣候條件,在云南,肥料不能用得太旺,否則掛果就會推遲。通過第一階段的觀察,傳統(tǒng)農人隊發(fā)現了問題,通過策略調整,草莓的產量上來了,甜度也更加優(yōu)秀。
紀榮喜:結第二批果實就看你的管理,怎么誘導它去花芽分化,這里面包括溫濕度的管理,包括肥料的使用。它們那個植株跟我比,感覺沒有朝氣了。統(tǒng)計產量如果再延遲一周統(tǒng)計結果,我這邊可能是翻盤的。我們甜度拿了10分滿分。
種植基地航拍照
草莓品質、產量、投入產出比等指標上的全面比拼后,程飆的智多莓隊獲得了AI組的第二名,紀榮喜的隊伍則在傳統(tǒng)農人組中獲得了創(chuàng)新獎。大賽沒有將AI隊和傳統(tǒng)農人隊進行混合排名。紀榮喜把參賽看作是學習的過程。
紀榮喜:自己一個農民,不知道AI、智慧農業(yè)、數字農業(yè)怎么應用到我們草莓生產了嘛!怎么把AI的這些核心東西用到我現在的物聯網基礎上,我很需要這些東西。
AI隊的優(yōu)勢在于能對水肥、溫度和空氣濕度進行有效控制,促進植株的快速生長和開花掛果,贏在產量。程飆說,這場比拼,更像是一場雙贏的合作:雙方互相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對方的優(yōu)勢。
程飆:AI技術的確是可以大幅度的把產量和種植效率提升上來的,但是我們也要看到,AI投資是遠遠高于傳統(tǒng)農人隊的;第二,傳統(tǒng)農人隊可以獨立地把整個種植過程完成的,AI技術再好,目前它是不能獨立的完成整個種植過程的。
如果能將AI的精準控制與傳統(tǒng)農人的田間管理結合起來,前沿技術才算真正落地;而只有與經驗豐富的種植專家合作,積累足夠多的數據,也才能讓AI不斷學習,形成獨立判斷。這個想法,促使程飆帶著自己的技術到了江蘇句容。
程飆:本質上來說,計算機學習一定是從專家的經驗來的,我們需要把他們的經驗變成數據化的東西。我的數據足夠大以后,AI會形成一個獨立判斷,又會去促進傳統(tǒng)農人對自己的技術改進和升級,這就形成一個正循環(huán)。比賽快結束了,我說,我要跟紀書記去交流一下我們現在這個模式。
雙方一拍即合。紀榮喜算了一筆賬,如果是300畝的草莓,只要程飆的技術能為他提升10%的產量,技術投入就可以回本。
程飆:他說提高我們的產量20%~50%,我說,你給我提高10~20%就可以了。原來我們大棚都是人工搖的,現在到了溫度之后,它就會合閘,溫度一高了,它就會自動上去。原來用三塊錢的成本雇一個人在這里干一天活,我現在只要用一塊錢,人工我可以去干電氣化不能搞的,比如植株管理、摘老葉、摘草莓。要是300畝的話,10%能收回來成本。
不出意外,下一個草莓種植季,在江蘇句容白兔鎮(zhèn),人們將切身體會AI種植技術與傳統(tǒng)農業(yè)融合的精妙:溫度升高,草莓大棚自動打開;溫度降低,大棚自動合閘;每一片草莓葉的生長都將被精準控制。